【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及时看到每天的最新内容,并参与讨论和分享,在此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放眼当今世界,中国在科技和国防上已跻身世界前列,在这背景下,许多国家欲向中国采购军备装备,但我们必须牢记,公平交易的基石在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1979年,一个国家订购中国歼-6战机,却拖欠尾款不付,为何它敢如此背弃双方协议?中国政府曾七次催要,终究收效甚微,那么,这个国家是否承担了自食其果的代价?

索马里订购歼-6战机

1979年,索马里国防部长带领代表团访问中国,开门见山地表示有意向中国订购大批军用装备,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时期,国力有限,迫切需要通过贸易增加外汇收入,以改善国民生活。

中方代表团一听说索马里来带"大订单",立即心中窃喜,希望通过这次军火交易增加国库储备,但让中方代表失望的是,双方刚坐下来正式洽谈,索马里代表就立即改变了说辞,他们强调索马里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长期遭受战乱,急需外国的军事援助。

面对索马里代表的狡辩,中国代表群并未上当,他们态度坚决,必须进行等价的货币交易,经过多轮讨价还价后,索马里最终让步,同意用金钱购买中国的军火装备,但是在具体购买数量上,双方存在分歧。

贫穷的索马里希望购买更多军机,而当时实力有限的中国则坚持等值交换原则,在索马里提出用几台苏联先进战机发动机抵付部分购机费用后,考虑到自身发展需求,中国代表终于同意这一提议。

于是,双方签订了正式的军火购销协议,其中约定索马里购买26架中国歼-6战斗机,并提供4台苏联制造的先进喷气发动机,总价值约3310万美元,索马里支付了约1600万美元的定金。

合同签署后,中国立即组织生产,并陆续向索马里交付这批歼-6战机,然而在中方完成交付后,索马里政府却不再提及尾款支付问题,原定的约1710万美元尾款变成了坏账。

苏联的战略转向导致索马里求助中国

1960年获得独立后,索马里意识到自己国力较弱,急需一个强大的靠山,经过深思熟虑,索马里最终选择依靠苏联这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国,苏联也热情拥抱新晋的"小弟",毫不吝啬地提供了大批先进的军事装备,这些武器对刚独立的索马里意义非凡。

在获得苏联支持的鼓舞下,1963年索马里政府决定发动战争,来解决与埃塞俄比亚长期以来的领土争端。

起初,索马里军队依靠苏联先进装备取得了一系列战术上的胜利,然而就在战争处于关键时刻,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苏联突然改变立场,不仅停止支持索马里,还转而大力资助对手埃塞俄比亚。

这一突发事件直接导致了索马里军队的溃败,他们不得不从埃塞俄比亚全线撤退,此时索马里领导人才发现,自己选择的这位"大哥"是极不靠谱的,苏联用这种干涉手段直接导致了索马里的战败。

更致命的是,索马里军队根本无力运用和维护苏联先进的军事装备,这些昂贵设备很快就成为了"一次性消耗品",索马里迫切需要新的武器装备来填补空缺。

在这种背景下,索马里政府不得不选择再次求助,这次他们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尽管国力有限,但中国具有充足的军工产能,于是在苏联的"反水"下,中索建交、中国军援索马里成为可能。

索马里拖欠尾款不付

1979年双方签约,索马里购买26架中国歼-6战机,总价值约3310万美元,并预付了1600万美元的定金,1982年,中国如约将这批战机全部交付给了索马里空军,按照合同约定,索方此时还欠中国约1710万美元的尾款需要支付。

但是,中国完成战机交付后,索马里政府却不再提起尾款支付事宜,尽管中国多次派出代表团前往索马里催要欠款,但每次索马里都用各种借口搪塞过去,拒不支付尾款。

中国代表团连续7年多次飞赴索马里催讨,可每次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回应:"实在抱歉,我们国家现在经济艰难,没有多余资金来支付尾款",面对中国的民情催讨,索马里官员也只是摊手称无能为力。

1988年,当中国代表团再次造访索马里讨要尾款时,索马里政府的回应竟然是请求中方免费派遣技术人员前来维护保养这批歼-6战机,这无疑显示出索马里方面生硬无礼的态度。

尽管中国多次示好,但索马里毫无诚意,拒不支付合约尾款,这1710万美元最终成为中国不可收回的坏账,给国家经济造成一定损失,这也使中索关系留下了一段不太美好的记忆。

中国多次派团催要尾款无果

1979年双方签约后,索马里很快就默认了约定的尾款。从1981年开始,中国政府先后派出了多批代表团前往索马里催缴欠款,然而7年多次飞往非洲讨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索马里都用各种借口搪塞过去,拒不支付尾款。

第一次索马里用"国库空虚"为由拖延,第二次又说遭遇自然灾害经济拮据,第三次则声称需要先支出军费应对叛乱,每过一段时间中国代表团造访,得到的回应就像换汤不换药。

面对索马里明显的敷衍态度,中国代表团并未气馁,我们多次示好,表示可以先付一部分再延期,但索马里闭门不见客,7年里中国执着地派出多批"催缴团",可索马里就是铁了心不按约定支付尾款。

尽管7次讨要均告失败,但这也让中国更清楚索马里的真实情况,意识到仅通过政治施压无法奏效,为讨回公道,中国必须寻找条件更有利的新的还款途径,而不再单纯依赖索马里的“诚意”。

中国妥协改用渔业抵债

前四次飞往索马里催要欠款都无果而终,但中国代表团还是在1988年第五次造访,希望能就尾款问题达成新的解决方案,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索马里方面态度出现转变,主动提出可以用开发渔业资源来偿还中国的货款。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索马里的渔业资源就十分丰富,拥有3000公里海岸线的索马里洋流孕育着遍地的海洋生物。

中国代表团经过认真考虑,认为可以接受这一建议,毕竟多次催要无果,不妨改换思路,通过双赢的渔业合作来收回账款。

1988年,中索双方很快达成共识,签订了渔业合作还债协议,中国同意先派遣技术人员对歼-6战机进行维修保养,之后中国渔船将定期在索马里海域进行捕鱼作业,所获收入用来支付未结的尾款。

同年,中国首批渔船抵达索马里海域开始作业,到1990年时,已经有两艘250吨级的远洋渔船在此捕鱼超过两年,共计捕获鱼获210吨,换算成汇款约20万美元,考虑到渔业资源丰富,这一合作前景看好。

通过长期的共同努力,中索渔业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也将最终收回所有欠款,解决尾款纠纷,这成为中索关系破冰的重要转折点。

索马里内战爆发

1991年,就在中索渔业合作初见成效之时,索马里爆发了毁灭性的内战,原索马里政府被各反对派武装推翻,新政权对中国的债权不予承认,双方原有的渔业合作计划被迫中止。

内战爆发后,索马里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无政府状态,原有的国家机构垮台,各地区军阀混战,造成局势极度混乱,大量海盗也趁机在索马里沿海兴风作浪,严重威胁着中国渔船的正常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无可能继续在索马里海域正常捕鱼,更无从讨论原有的债权问题,尽管中国多次商议,但面对局势动荡,索马里新政府根本无心处理这些外交账目。

至此,中国多年来通过外交途径与合作方式试图收回的1710万美元债权就此彻底化为乌有,数十年过去,索马里仍未能走出内战阴影,而这笔债务也无迹可寻。

中国只能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对外贸易中坚持预付款原则,避免再次陷入“垫资”的困境,同时也警示其他发展中国家,诚信问题事关国家信誉,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结语:

面对困难,索马里政府选择违约,损害双边关系,中国则以诚信守信为先,通过谈判找到解决之道,可惜战乱之祸终结了一切努力,本事件反映出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国与国之间,诚信是合作的前提,中国的理性做法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求同存异、协商解决争议仍然是正确的方向。

都看到这里了,还请“点赞+关注”,有了您的支持,我才能不断为大家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